揭秘歐美蘑菇采摘很難實現自動化背后原因
英國和愛爾蘭的新鮮市場蘑菇采摘主要以手工完成,而在荷蘭,罐頭市場則采用一些機械采摘。
Teagasc的蘑菇顧問Donal Gernon解釋說:蘑菇采摘工作非常耗費勞動力,每個蘑菇根部都必須手工切割,放入籃子中,然后由采摘者稱重,以確保其符合要求的規格。
蘑菇種植環節已實現自動化,從堆肥、拌料到上架等都可以采用自動化設備操作,并可自動控制氣候。
但在蘑菇采摘過程中卻很難實現自動化,因為它們成簇生長,非常敏感。它們沒有堅硬的外層,因此很容易損壞,白色表面上會出現瑕疵。此外,蘑菇的質量標準非常高,外觀非常重要,因為消費者通常是沖動購買的。
傳統上,采摘者用“弱”手采摘蘑菇,然后用“好”手修剪蘑菇根部,然后將蘑菇放入籃子中,然后稱重。這種單手采摘過程是為了避免重復操作蘑菇,并確保達到最高的質量標準。
通過安裝了蘑菇采摘半自動化系統,雙手才能采摘蘑菇。這些半自動化系統使用傳送帶和自動修剪、放置和稱重過程。這確保了最少的操作,并且可以將勞動力需求減少50%,從而使雇主能夠支付更好的工資,工作也更具吸引力。
目前,英國有三家蘑菇種植者采用半自動化系統,并且取得了積極的成果。唯一的困難是將蘑菇放在籃子里,人們喜歡看到蘑菇的頂部而不是底部,但人工放置很難復制。
近期,兩家加拿大機器人公司展示了蘑菇采摘機器人。其中一家公司目前正在接受機器人訂單。對于蘑菇種植者來說,實現半自動化或全自動化是一項重大投資,將花費數百萬美元。一些較小的種植者雇用50-100名員工,而較大的種植者則有200-300名員工,他們都很難找到采摘工,有時蘑菇就沒法采摘了。需要為種植者提供補助或資金支持,以支持自動化。
轉自“食用菌市場”雜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