聚焦兩會 | 人大代表這樣為食用菌產業發聲
全國人大代表、黑龍江省副省長 李玉剛
千方百計提升“菜籃子”農產品有效供給。堅持“穩豬、擴牛、增禽”的工作思路,要持續落實宏觀調控政策,加大繁育體系保護和規?;B殖的支持,穩住生豬基礎產能,全年生豬出欄穩定在2100萬頭左右;要以肉食一體化、奶乳一體化為引領,大力發展標準化規?;馀?、奶牛養殖;要持續推進禽類產業化,全年肉蛋奶產量要達到900萬噸。同時,要大力發展設施農業,充分開發利用好林地、園地資源,重點發展果蔬、食用菌、鮮食玉米等高品質作物生產,提高“菜籃子”產品供給能力。
全國人大代表、安徽省阜陽市委書記 孫正東
“下一步,我們將以建設阜南國家農業現代化示范區、潁上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、臨泉國家農業科技園區等為載體,以實施科技強農、機械強農、促進農民增收‘兩強一增’行動計劃為抓手,加快建設長三角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基地,打造千億級綠色食品產業集群,形成現代農業全產業鏈,實現農產品加工增值,推動阜陽從‘百億糧倉’向‘千億廚房’轉型。”孫正東說,未來,阜陽要突出抓好以下三個方面工作:一是在推廣專用品牌糧食上下功夫。加快市級生物育種平臺建設,加強育種創新和良種繁育推廣,重點是大力發展專用品牌糧食和鮮食甘薯、鮮食番茄、鮮食玉米等特色品種,推進優質糧食工程深入實施,為全國人民提供更多有機的、綠色的、無公害的阜陽農產品。二是在做強生鮮肉產品上下功夫。培育壯大天邦股份等龍頭企業,推進平臺化運作、品牌化引領、標準化生產,擴大生豬、牛羊屠宰與深加工產業規模,提升生鮮肉產品品質,打造全省乃至全國具有重要影響力的生鮮肉供應基地。三是在壯大食用菌產業上下功夫。加強動植物生產廢棄物資源化利用,規模化、標準化發展食用菌產業,構建完整的食用菌產業鏈條。在此基礎上,積極引進豐原集團等企業,謀劃建設聚乳酸纖維生產線項目,進一步延長阜陽市紡織服裝產業鏈。
據介紹,除了上述4個千億級產業集群外,阜陽還有另外一個集群值得關注。“近年來阜陽市現代醫藥產業發展也十分迅速,擁有貝克制藥等規上醫藥企業76家,形成了集醫藥研發、生產、銷售于一體的現代醫藥產業集群,太和現代醫藥產業集聚發展基地是全省首批14個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基地之一。”孫正東說,當前,阜陽正在積極構建以太和為核心,以界首、阜陽經開區為兩翼,輻射其他縣區的“一核多極”現代醫藥產業集聚布局,加快建設中印國際醫藥產業合作試驗區和省級化學原料藥基地,推動阜陽現代醫藥重大新興產業基地高質量發展,力爭到2025年現代醫藥產業產值達到500億元,基本建成全國重要的現代醫藥產業集聚發展基地、華東藥都。
全國人大代表、伊春市市長 董文琴
瞄準市場抓轉型,加快生態價值轉換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,“綠水青山是金山銀山、黑龍江的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銀山”。生態是黑龍江得天獨厚的寶貴資源,我省三大森工集團堅持以市場為導向,向資源開發和精深加工要發展,全省食用菌栽培規模達到63億袋,黑木耳產量居全國之首,人參、刺五加等中藥材產量占全國50%以上,紅松籽、榛子等特色堅果產占全國70%,藍莓、藍靛果、沙棘等野生漿果產量居全國第一,林區經濟由過去的“一木獨大”變成了現在的“多業并舉”,去年全省林業經濟總產值達到1338億元。拿伊春來說,深入落實黨中央關于碳達峰、碳中和決策部署,建立健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,開展了“生態銀行”試點,去年拿出75萬畝林輔用地,與國開行開展綠色金融合作,獲得了20億元綜合授信,一期4.85億元的項目已經啟動。今年2月23日實現了全省第一筆森林碳匯交易。目前,正在推動6個森林經營增匯試點建設,努力為實現“雙碳”目標作出伊春貢獻。確定“生態立市、旅游強市”的發展定位,構建了“4+2”重點產業框架,五年來累計接待游客6500多萬人次、旅游收入達到500億元以上,較改革前森林食品、中醫藥、綠色礦業產值分別增長了48.6%、80.5%和223.4%。
全國人大代表,山東省菏澤市定陶區天中街道南城社區黨委書記
馬華彬
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食用菌生產國和消費國,2020年,全國食用菌總產量 4061.43萬噸(鮮品,下同),占全球總產量的75%以上;總產值3465.65億元,列糧、菜、果、油之后,居種植業第五位。2020年,山東食用菌總產332.5萬噸,產值204.7億元,是全國食用菌生產大省,總體發展水平位居全國前列。食用菌已經成為助力脫貧攻堅、推動農業現代化和加快鄉村振興的重要產業之一。
因此在2022年全國兩會上,全國人大代表,山東省菏澤市定陶區天中街道南城社區黨委書記帶來了《關于在黃河流域建立食用菌生產菌種資源庫的建議》。
馬化彬認為,品種是食用菌產業發展的“芯片”,要把“中國芯”牢牢地掌握在中國人的手中,需要在種質資源挖掘、良種繁育和自主知識產權品種選育等各個環節加大支持。由國家農業農村部牽頭,對食用菌菌種資源的開發和保藏利用進行立項,在地處黃河中下游,北接京津冀,南連蘇豫皖,雨水充沛,四季分明,既適于南菇種植,也適于北菇栽培的菏澤地區,建立食用菌標準化生產菌種資源庫,依托山東省農科院或者省農業農村主管部門,招引專業技術人才,對已開發的當家品種進行保護、保藏,對未開發的品種進行研究馴化與選育,建設菌種安全供應體系,杜絕因菌種給群眾造成損失。
馬化彬建議,適當向山東傾斜現代種業提升工程項目,重點新建、改擴建一批菌種、菌包生產企業,提升黃河流域菌種、菌包供應能力,讓菇農用上安全可靠的食用菌生產菌種品種。
來源:中國食用菌協會